「肇事逃逸怎麼辦?最新罰則、刑責解析,律師教你正確應對」

文章封面圖檔

💡本律師事務所每週二下午2點至5點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每位民眾限預約一次。
點擊下方文章,瞭解詳細預約流程與諮詢範圍👇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一、刑法上的肇事逃逸罪是什麼?

刑法第185-4條:

I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II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一)肇事逃逸的定義是什麼?

指肇事者或駕駛人在發生交通事故當下,沒有停留於現場等待、協助處理被害人救護、或釐清交通事故責任而直接離開現場的行為。

肇事逃逸的立法目的是在促使肇事者或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下,必須有「留在現場的義務」,以防止事故傷害持續擴大、釐清肇事責任或提升公共安全等。

 

(二)刑法第185-4條肇事逃逸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 肇事者或駕駛人必須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如車輛處於靜止狀態,並不會符合「駕駛」要件,或是「動力」交通工具不是用引擎、馬達等非人力方式驅動,也不符合「動力」交通工具要件。
  • 肇事者或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且逃逸。簡單說,就是肇事者或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卻沒有留在現場協助處理事故,而直接離開現場。
  • 導致被害者受傷、死亡或重傷。被害者因交通事故發生,導致被害者受有生命、身體的傷害,不管傷亡嚴重程度為何,即符合本條文所規範的要件。

 

二、刑法上的肇事逃逸罪罰則、刑責是什麼?

  • 被害人受傷: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被害人受傷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被害人死亡或重傷: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被害人死亡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肇事者或駕駛人減輕或免除其刑:發生交通事故致被害人死傷,而肇事者或駕駛人無過失責任,則可以減輕或免除其刑。(至於肇事者或駕駛人有無過失責任,並不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認定,需由個案綜合情形分別判斷,並交由法院判定,因此建議不要「自己覺得」無過失責任就逕行離開現場。)

 

三、肇事逃逸無人受傷會有問題嗎?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當下,沒有任何人受傷(如僅車子輕微擦傷),肇事者或駕駛人直接離開現場,會有肇事逃逸的問題嗎?

律師建議:如果沒有人因為該交通事故受傷,而肇事者或駕駛人直接離開現場,雖然沒有符合刑法第185-4條肇事逃逸罪的要件。不過仍然會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2條的處罰規定的適用,行政主管機關可以依照情節處以罰鍰或吊扣牌照等行政處罰!

 

四、可以主張肇事逃逸不知情嗎?

依照前面內容可以知道,肇事逃逸的要件之一就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有人傷亡,肇事者或駕駛人知道發生交通事故,卻沒有停留在現場,而直接離開。」那麼換句話說,如果肇事者或駕駛人不知道發生交通事故而直接離開現場,是否能主張肇事逃逸不知情呢?

律師建議:儘管主張肇事逃逸不知情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法官會根據客觀情形綜合判斷(如撞到當下行車紀錄器是否有記錄到交通事故發生、路口監視器是否有拍到交通事故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當下車子是否有停頓等),而認定肇事者或駕駛人主觀上是否已經知道交通事故發生。因此若發生交通事故,還是要依照正常流程處理,別有僥倖心態而後悔莫及!

 

五、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避免產生「肇事逃逸」的風險?

曾發生過肇事者有下車查看被害人傷勢,卻什麼都沒做,直接開車揚長而去,最後也被認定肇事逃逸。

因此在討論如何避免產生肇事逃逸的風險前,應將交通事故分為「有」人傷亡,及「無」人傷亡兩種情形:

 

(一)交通事故「有」人傷亡:

依據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645號判決所明示,法官認為肇事者或駕駛人應留置現場等待或協助救援,且需要符合以下任一條件,才可以離開現場:

  • 讓被害人、執法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得知自己的真實身分,並沒有隱瞞。
  • 得到被害人同意,而直接離開現場。

 

(二)交通事故「無」人傷亡:

依據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條,當交通事故發生時無人受傷,肇事者或駕駛人也需做到以下規定:

  • 事故地點在車道或路肩者,應在適當距離處豎立車輛故障標誌或其他明顯警告設施,事故現場排除後應即撤除。
  • 發生火災者,應迅予撲救,防止災情擴大,並儘速通知消防機關。
  • 不得任意移動肇事車輛及現場痕跡證據。但無人傷亡且車輛尚能行駛,或有人受傷且當事人均同意移置車輛時,應先標繪車輛位置及現場痕跡證據後,將車輛移置不妨礙交通之處所。
  • 通知警察機關,並配合必要之調查。但無人受傷或死亡且當事人當場自行和解者,不在此限。
律師建議:發生交通事故的當下,不管有沒有人傷亡,都應該先報警,並在現場等待或協助救援、釐清肇事責任。並在沒有隱瞞讓被害人、執法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得知自己的真實身分,或得被害人同意(建議要留下證據資料,防止後續產生爭端)之前提下,才可以離開現場。

 

六、Q&A常見問題解析

 

Q1:如果肇事後不小心離開現場,還能補救嗎?

A:如果已經離開現場,建議儘快主動向警方報案並提供詳細資訊,降低刑責風險。

 

Q2:車子只有撞到電線桿,這樣算肇事逃逸嗎?

A: 如果只涉及財物損害(如路燈、護欄),不涉及人員受傷,一般不構成刑法上的肇事逃逸罪,但可能會有行政罰則。

 

Q3:肇事逃逸怎麼自首?會減輕刑責嗎?

A:只要在犯罪事實「未發覺」(即便已發現犯罪事實,但是不知道犯罪行為人的身分,也算是未發覺)前,去檢警機關進行自首,依據刑法第62條的規定可以減輕刑責!

 

 

「如果您或您身邊的親友遇到車禍問題,該怎麼辦?」
👉「立即點擊官方LINE或填寫表單,讓專業律師免費法律諮詢您的案件!」

 

🔎 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嗎?

📚 快到「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官網【法律小知識】閱讀完整文章!獲取更多專業法律資訊,讓我們一起強化法律意識,守護自身權利!

 

★ 想了解更多關於車禍相關的法律資訊?請點選以下文章:

🔗開車黑白撞-過失致重傷篇

🔗開車黑白撞-過失致死篇

🔗開車黑白撞—通用篇

🔗【「開車門車禍怎麼辦?法律責任、罰鍰與賠償全解析」

🔗🚨【職場霸凌怎麼辦?】從霸凌定義、申訴管道到法律求償,自保蒐證全攻略!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為您提供安心的法律諮詢服務!

 

 

上一則
【那是我的小空間—房東可以不經過我的同意隨便闖入或帶人進來租屋處嗎?】
下一則
「公然侮辱罪全解析!網路罵人=犯法?刑責、案例、求償一次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