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毀損罪懶人包】什麼是毀損罪?構成要件、刑責與民事求償一次看懂!

文章封面圖檔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物品損壞的情況,但若這樣的損壞是蓄意所為,甚至牽涉到他人財產,就有可能觸犯刑法中的「毀損罪」。不論是塗鴉牆面、破壞汽機車,或撕毀重要文件,只要故意毀棄、損壞他人財物,都可能構成刑事責任。本文將由本律師事務所帶您了解毀損罪定義、毀損罪成立要件、及相關案例與刑事民事責任等情況,讓您對這常見但容易忽略的罪名有更清楚的認識。

🚨毀損罪又稱為「毀棄損壞罪」。為了符合多數民眾的用語習慣並簡化說明,本篇文章將統一使用「毀損罪」一詞來進行介紹。

 

💡本律師事務所每週二下午2點至5點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每位民眾限預約一次。
點擊下方文章,瞭解詳細預約流程與諮詢範圍👇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一、什麼是毀損罪?毀損罪定義:

刑法第354條【註1】: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物品被損壞的情況,似乎司空見慣,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單憑「毀損」就可能觸法,甚至被定罪,聽起來難免讓人覺得誇張。確實,如果是在爭執中一時情緒失控,「故意」破壞他人物品(例如:拿鑰匙刮花別人汽車),那麼依法負責也有其道理;但若只是單純的「不小心」毀損物品(如:揮手不慎打破朋友的玻璃杯),這樣的行為也有可能會構成毀損罪、甚至被判刑嗎?究竟法律怎麼判斷『毀損罪』是否成立呢?以下是毀損罪的構成要件,是您值得釐清的毀損罪界線!

 

(一)、毀損罪構成要件:

構成毀損罪,必須同時具備主觀構成要件客觀構成要件,兩者缺一不可。其中,客觀構成要件又可進一步細分為態樣及結果兩部分:

 

  • 客觀:客觀上需有毀損的態樣,亦即須滿足以下任一個行為態樣,才會構成毀損罪客觀構成要件之一。

 

1.毀棄

毀棄是指對物品施加有形外力,消滅物品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加害人必須對物品的完整性其特定目的的可用性造成損害,才可以符合毀棄的意義!

例如:

燒毀他人的書籍、打破他人的碗、殺害他人的寵物等行為!

 

2.損壞:

損壞是指「損害」「破壞」使物體的外型發生重大的變化。

例如:

將衣服撕破、用棒球砸他人的車門,使車門的鈑金凹陷等行為!

 

3.致令不堪用:

法院認為,「致令不堪用」是指除了毀棄或損壞物品本體以外的方法,使物喪失其一部或全部的效用者而言(最高法院47年台非字第34號判例意旨參照)。【註2】

例如:

將不防水的手機丟入水中、將相機的底片曝光等行為!

 

💡律師補充:

從「致令不堪用」可以得知刑法第354條是規範物品的「性質、功能、效用」來定義毀損。換句話說,只要讓物品喪失其原本正常的使用性質、功能、效用即可,不需要破壞物品的物體本身(如:將他人的寵物愛犬毛髮剃光等行為!)。

 

4.毀損的結果:上述毀損態樣的行為,應達到重大毀損的程度,就是排除輕微影響的毀損情形;如果沒有達到重大毀損的程度,即便毀損的物品性質被改變,或功能、效用有所減損,也不會成立毀損的結果!

 

  • 主觀:

行為人有故意及意識到這麼做會造成被害人的財物毀損結果,那麼就會構成毀損罪的主觀構成要件。

例如:行為人明知沒有防水的手機丟入泳池內會造成手機故障,卻仍故意那樣做,而將被害人沒有防水的手機丟入泳池內,導致手機故障。

 

  • 小結:

只要同時符合上述提到的客觀及主觀構成要件,就會成立毀損罪,依法將面臨相對應的法律責任!

 

二、毀損罪的種類:

除了一般的毀損罪(即刑法354條),毀損罪也會因為毀損特定的客體,而有不同的毀損罪罪名,以保護特定的法益或財產。以下為毀損的特定客體類型及對應的罪名:

 

(一)、毀損文書罪(刑法第352條)【註3】:

毀棄、損壞他人文書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例如:

在考場上,破壞他人試卷,阻止他人取得好成績,使他人落榜並受損害。

 

🚨律師補充:法院認為,本罪必須達到「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的結果才會成立本罪!【註4】

 

(二)、毀壞建築物、礦坑、船艦罪(刑法第353條)【註5】:

I毀壞他人建築物、礦坑、船艦或致令不堪用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II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III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例如:

因為不滿房子遭拍賣,於被迫交屋時,大肆破壞屋內主梁、水電、衛浴、瓦斯等設備,並在牆上噴寫不雅文字咒罵新屋主等行為。

 

🚨律師補充:法院認為,要成立本罪必須要破壞建築物的「重要部分」,才該當本罪所規範的法益【註6】。

 

(三)、間接毀損罪(刑法第355條)【註7】:

意圖損害他人,以詐術使本人或第三人為財產上之處分,致生財產上之損害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例如:

因為心情不好,上網訂製客製化商品並棄單藉此發洩情緒,最後讓賣家受有金錢上的損害【註8】。

 

(四)、損害債權罪(刑法第356條)【註9】:

債務人於將受強制執行之際,意圖損害債權人之債權,而毀壞、處分或隱匿其財產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例如:

債務人已經受到強制執行的處分,卻仍然故意破壞、隱匿或處分其名下財產,導致債權人的債權受有損害!

 

三、毀損罪是刑事還是民事?

毀損罪屬於刑事犯罪,一旦加害人成立毀損相關罪名,就必須負責刑事上的法律責任。然而,儘管毀損罪屬於刑事犯罪,但是同時也可能涉及民事相關責任,也就是說被害人可以依照民事相關法規向加害人提出民事賠償。以下為涉及毀損罪的相關法律責任問題:

 

四、毀損罪是公訴罪(非告訴乃論)嗎?

在毀損罪章內並非所有毀損罪名都是公訴罪,依據刑法第357條規定【註9】,僅刑法第353條(毀壞建築物、礦坑、船艦罪)為公訴罪。

 

🚨律師補充:大部分民眾日常用語都會使用「公訴罪」一詞,但是在法律概念中,並沒有公訴罪的用法,僅有「告訴乃論」「非告訴乃論」的用法。刑法的「告訴乃論」意思為,必須由被害人提起告訴,檢察官才會偵查;反之,如果沒有提起告訴,檢察官就不會有所動作。

 

五、毀損罪罰則:

以下為各刑法典中毀損罪名的罰則:

 

(一)、毀損文書罪(刑法第352條):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

 

(二)、毀壞建築物、礦坑、船艦罪(刑法第353條):

  • 毀壞他人建築物、礦坑、船艦或致令不堪用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 下有期徒刑。 
  • 因而致人於死: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致重傷: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三)、一般毀損罪(刑法第354條):

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四)、間接毀損罪(刑法第355條):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五)、損害債權罪(刑法第356條):

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六、毀損罪會有前科嗎?

會!!不論是觸犯哪一種類型的毀損罪,一旦經法院判決確定,便會留下前科的風險。為避免影響未來生活與權益,建議您若遇有相關法律問題,應盡早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七、毀損罪民事求償:

加害人除了須面臨刑法毀損罪的罰則外,被害人也因為加害人的行為,導致自身財物受損,因此可以向加害人提出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的損害賠償請求,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一)、民事賠償責任:

被害人可以依據的民法相關規定,向加害人請求賠償。

  • 民法第184條(一般侵權行為之要件及效果)。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若檢察官已提起公訴,被害人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加害人請求賠償。

🚨律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想要真正獲得賠償,應該要提出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非僅提起刑事告訴!理由是當法院以刑事判決處罰加害人,罰金的部分並不會直接給予被害人,而是繳交給國庫。由於每個案件情況皆不相同,如果您對於自身的案情有疑問,歡迎點擊官方LINE連結做詢問,讓我們為您做更詳細的解答。

 

八、常見問題 Q&A:

 

Q1:什麼情況會構成毀損罪?一定要把東西打破嗎?

A1:不一定要打破才算毀損。只要行為人蓄意讓他人財物受損、喪失效用,例如:塗鴉、刮花車子、讓手機進水、撕毀文件等,都可能構成毀損罪。關鍵在於是否達到「毀棄」、「損壞」或「致令不堪用」。

 

Q2:不小心打破別人的物品會被告毀損罪嗎?

A2:若是無意或不小心導致物品損壞,通常不構成毀損罪,因為毀損罪的成立必須具備「故意」這項主觀構成要件。但仍可能需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Q3:毀損罪會留下前科嗎?

A3:會的!!只要法院判決確定,就會留下前科紀錄,可能影響日後就業、信用與出國等事務。如您有涉及相關刑事問題,建議儘早尋求律師協助!

 

Q4:我東西被毀損了,可以只提民事求償嗎?

A4:可以。若不希望進入刑事程序,可選擇單純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加害人賠償損失。不過若毀損行為情節重大,建議同時向警方報案,並考慮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Q5:毀損罪是告訴乃論(公訴罪)嗎?警察會主動偵辦嗎?

A5:大部分毀損罪罪名(如刑法第354條)是告訴乃論罪,需由被害人提出告訴檢察官才會偵辦。但像是毀壞建築物罪(刑法第353條)屬非告訴乃論罪,即使被害人不提告,檢察官也可主動偵辦。

 

Q6:毀損罪可以和解嗎?和解就沒事了嗎?

A6:可以嘗試與對方和解,若被害人撤回告訴,有機會承擔相對較小的刑事責任!若您有所疑問,建議儘早尋求律師協助!

 

九、結語

毀損罪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不過一旦觸法,不僅會面臨刑事追訴,更有可能留下前科,影響往後的生活、工作與信用記錄。無論是否不小心捲入毀損案件,還是您的財物遭到惡意破壞,最重要的是及時掌握法律資訊、正確應對,並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才能妥善保障自己的權益。

 

★延伸閱讀: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強制罪是什麼?成立要件、追訴期、和解金額與案例全解析!」

  精神賠償怎麼算?法院怎麼判?6大情況+實務判例+計算重點全整理!

【收養小孩流程完整解析】|收養條件、法院聲請與登記辦理全指南!

【最新!】拋棄繼承怎麼做?流程、文件、期限與注意事項一次搞懂!

【傳票是什麼】收到法院或地檢署傳票怎麼辦?種類、流程一次看懂

「夫妻財產分配全攻略|夫妻財產制怎麼選?離婚時財產怎麼分一次看懂」

  偵查庭流程全解析|律師陪偵有必要嗎?常見Q&A一次搞懂!

「都跟你說了放手—離婚有這三種方式,離婚律師教你怎麼選!」

「背信罪是什麼?定義、要件與實務案例解析」

🚨【職場霸凌怎麼辦?】從霸凌定義、申訴管道到法律求償,自保蒐證全攻略!

「職場性騷擾法律風險與防治攻略|雇主、員工如何合法自保?」

「投資詐騙陷阱揭秘!如何防範詐騙並追回被騙款項?」

【收到警局通知書怎麼辦?】警詢筆錄是什麼?要出席嗎?律師教你正確應對!

「警示帳戶是什麼?帳戶遭凍結怎麼辦?解除警示帳戶懶人包!」

「公然侮辱罪全解析!網路罵人=犯法?刑責、案例、求償一次搞懂」

【只是嗆聲就違法?以為只是開玩笑?小心觸犯恐嚇罪!成立條件與自保指南一次看懂】

【傷害罪懶人包】傷害罪不是只有打人?精神暴力也可能觸法?律師詳解構成要件與和解賠償重點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也可以分享給親朋好友喔!

🎯遇到毀損罪的情況,但不確定怎麼做? 立即免費法律諮詢→ 點擊📩官方LINE或立即1分鐘填表 → 預約專業律師免費解答!』

 

🔎 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嗎?📚 快到「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官網【法律小知識】閱讀完整文章!獲取更多專業法律資訊,讓我們一起強化法律意識,守護自身權利!

 

 

【註1】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註2】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114 年度易字第 208 號刑事判決。

【註3】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2條。

【註4】危機文庫-司法院院字第2852號解釋。

【註5】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3條。

【註6】中華民國法務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最高法院台上字第870號判例。

【註7】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5條。

【註8】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14 年度審易字第 431 號刑事判決。

【註10】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6條。

【註11】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57條。

上一則
【只是嗆聲就違法?以為只是開玩笑?小心觸犯恐嚇罪!成立條件與自保指南一次看懂】
下一則
「背信罪是什麼?定義、要件與實務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