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罪是什麼?成立要件、追訴期、和解金額與案例全解析!」

您是否曾經遇過被威脅、脅迫,或強行帶離現場的情況?在刑法上,這可能涉及「強制罪」。本文將由本律師事務所,帶您深入解析強制罪是什麼?強制罪構成要件、強制罪是公訴罪嗎?強制罪如何提告?等相關問題,並為您分享幾個強制罪案例!
💡本律師事務所每週二下午2點至5點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每位民眾限預約一次。
點擊下方文章,瞭解詳細預約流程與諮詢範圍👇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一、強制罪是什麼?
「強制罪」是規範在刑法典的妨害自由罪章中,根據刑法第304條第1項的規定,只要以強暴或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做出「非義務的行為」,或是妨害他人行使其合法權利,就可能構成強制罪!
刑法第304條【註1】: I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II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
二、強制罪構成要件:
構成強制罪,必須同時具備客觀構成要件與主觀構成要件,兩者缺一不可。其中,客觀構成要件又可進一步細分為行為及結果兩部分:
(一)客觀構成要件:
即行為人需做出「強暴」或「脅迫」任一行為,才會構成強制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之一。
1.強暴:
指行為人用來排除他人實際上或預期將來會發生的抵抗,並對被害人施展物理力量,迫使被害人從事或忍受特定行為,至於行為人施加的力道多寡則不是重點!另外,透過對物的作用,使得被害人無法正常使用該物,也是屬於強暴的範疇!
例如: 行為人利用麻醉藥物使他人昏迷,並將其綑綁固定。又或是,拿走要出國之人的護照,使其無法順利出國。 |
2.脅迫:
指行為人對被害人預示某種惡害,如果不順從其要求,將會促使或任由該惡害實現。白話來說就是,行為人用壞消息通知被害人,使被害人在感受到壓力下順從行為人的意思。
例如: 行為人威脅被害人,如果不與其發生性行為,那麼將公開散布被害人的裸照在網路上。 |
3.結果:
利用上述手段,使他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他人行使權利。
例如: 行為人與被害人發生行車糾紛,隨即行為人駕車追逐被害人,將被害人逼至死巷內,以強暴方式妨害被害人駕駛車輛自由離去的權利【註2】。 |
(二)主觀購成要件:
行為人有故意及意識到這麼做會妨害到被害人的自由,那麼就會構成強制罪的主觀構成要件。
例如: 行為人明知擺放三角錐到鄰居家門口,會影響鄰居無法正常出入,卻仍然故意這麼做,導致妨害鄰居的通行權權利。 |
(三)小結:
只要同時符合上述提到的客觀及主觀構成要件,就會成立強制罪,依法將面臨相對應的法律責任!
三、強制罪罰多少?會去坐牢嗎?
根據刑法第304條,強制罪的刑事處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9000元以下罰金。儘管刑度不算最重,不過由於本罪是規範在妨害自由罪章中,因此法院會根據行為的手段、影響程度及被害人所受損害的狀況等,來綜合考量刑責的輕重。
🚨律師小補充: 即便只是短暫地限制他人行動、或用語言威脅對方,也有可能被認定構成強制罪,因此會建議盡早尋求律師協助釐清法律責任! |
四、強制罪是公訴罪(非告訴乃論)嗎?
妨害自由罪章中的罪名並非都是公訴罪,依據刑法第308條第1項規定【註3】的反面解釋,除了刑法第298條及第306條不是公訴罪外,其餘的妨害自由罪罪名原則上均為公訴罪,就是即便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檢察官也會主動偵查這類型的犯罪!
五、強制罪的追訴期有多久?依法最長可達20年!
根據刑法第80條第1項第2款規定【註4】,對於最重本刑為3年以上10年未滿的有期徒刑罪名,追訴期長達20年!「3年以上」是包含3年,故強制罪的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000元以下罰金」,也就是最重可以判3年,符合刑法第80條所稱:「最重本刑3年以上10年未滿的有期徒刑」的規範,所以強制罪的追訴期間為20年!
六、強制罪如何提告?
觸犯強制罪除了需要面臨刑事責任外,也需要面臨民事賠償責任,以下是本文幫您整理的相關救濟方式:
(一)強制罪的刑事提告:
提告強制罪可以分為2種管道:報案提告(公訴)與自行提起自訴(自訴)。
1.報警提告(公訴):
被害人可以直接到附近的派出所報案處理,並說明案情依照警方指示協助製作筆錄,警方受理後會將掌握到的人證、物證等相關證據移送至地檢署檢察官,讓檢察官進行後續的調查工作!
🚨律師提醒: 強制罪是公訴罪(即非告訴乃論罪),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被害人提出告訴,只要檢警機關知道有這件事發生,仍然可以主動介入偵辦。 |
🔎延伸閱讀:
【收到警局通知書怎麼辦?】警詢筆錄是什麼?要出席嗎?律師教你正確應對!
2.自行提起自訴(自訴):
被害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自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訴與報警處理(公訴)不同,需由被害人自行負擔舉證責任,特別是撰寫書狀、蒐集與整理證據資料等,且自訴程序為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也就是一定要委任律師才能提起自訴,建議委請專業律師協助處理,避免損及自身權益!
(二)強制罪的民事賠償責任:
行為人觸犯強制罪外,除了面臨刑事責任外,對於犯罪過程中所產生的民事損害(如:因強制罪導致身體受傷所花費的醫療費用等),被害人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要求行為人賠償:
1.提起民事訴訟:
被害人可以依據民法相關規定,向法院起訴行為人並請求賠償。
如:
民法第184條(一般侵權行為之要件及效果)。【註5】
民法第195條(侵害人格權及重大身分法益之財產賠償及限制)。【註6】
🔎延伸閱讀:
精神賠償怎麼算?法院怎麼判?6大情況+實務判例+計算重點全整理!
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若檢察官已提起公訴(起訴),被害人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行為人請求賠償。
🔎延伸閱讀:
🚨律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想要真正獲得賠償,應該要提出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非僅提起刑事告訴!理由是當法院以刑事判決處罰加害人,罰金的部分並不會直接給予被害人,而是繳交給國庫。由於每個案件情況皆不相同,如果您對於自身的案情有疑問,歡迎點擊官方LINE連結做詢問,讓我們為您做更詳細的解答。 |
七、強制罪舉證怎麼做?
許多受害人在遭遇強暴或脅迫的情況後,第一時間最擔心:「我有辦法蒐集足夠證據提告行為人強制罪嗎?」其實,強制罪的舉證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利用很多工具及方式,讓您更有機會還原真相,並保障您的權益,以下是本文整理出的幾種常見的舉證方式:
(一)監視器畫面:
現在大樓、電梯、社區或街頭等地,幾乎都設有監視錄影器,常常成為讓行為人繩之以法的最直接證據!
(二)錄音或文字紀錄:
如果您受到行為人的言語恐嚇或脅迫,透過手機錄音或LINE等通訊軟體文字對話截圖,也可以作為證據,並且有助於檢察官或法官釐清案情!
🔎延伸閱讀:
【只是嗆聲就違法?以為只是開玩笑?小心觸犯恐嚇罪!成立條件與自保指南一次看懂】
(三)目擊證人:
如果當時有第三人在場(如:朋友、鄰居等),只要他們能作證看到或聽到整個過程,他們的證詞也會有證據能力。人證在沒有錄音、錄影或文字對話紀錄等客觀證據時尤為關鍵!
八、強制罪和解金額有標準嗎?
許多當事人在遇到強制罪案件時,常會問:「如果對方願意和解,金額該怎麼談才合理?」本段將帶您了解強制罪和解的法律限制與常見賠償範圍。
(一)強制罪可以和解,但沒辦法撤告!
首先,必須知道強制罪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就是俗稱的「公訴罪」)也就是說,即使雙方達成和解條件,原告也無法撤告。不過,如果強制罪案件有和解,在偵查階段中,被告犯後態度也良好,檢察官可能會依其職權,並綜合案件相關情況,作出不起訴或緩起訴的處分;如果案件已經到法院審理階段,也有助於爭取緩刑的機會!
(二)強制罪和解金額有參考標準嗎?
目前關於強制罪的和解金額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和解金額會依照雙方當事人的協商結果決定。如果強制罪案件沒有涉及到傷害、毀損等問題,則不需要考慮到賠償醫療費用、財物毀損費用等問題,此時僅需要考量到「精神賠償」(即精神慰撫金)的問題!
🔎延伸閱讀:
精神賠償怎麼算?法院怎麼判?6大情況+實務判例+計算重點全整理!
🚨律師提醒: 實務上,單純強制罪的和解金額會落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通常會視案件情節輕重或雙方立場而定! |
九、強制罪案例:
以下是本文與您分享的幾個強制罪案例:
案例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14 年度易字第 25 號刑事判決【註7】:
行為人與被害人發生口角,因此趁被害人拿手機通話的時候,強行將被害人的手機拿走約10 秒。法院認為,行為人的行為是對被害人的手機施加強暴行為,並妨害被害人行使其權利,因此處行為人罰金新臺幣5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1元折算1日。
案例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114 年度易字第 485 號刑事判決【註8】:
行為人與被害人有金錢及感情糾紛。某日行為人見被害人駕車行駛於路上,竟為了逼迫被害人停車,而駕車行駛於被害人車輛右前方,並向左方近迫、變換車道的方式,刻意逼近被害人駕駛的車輛。法院認為行為人這是以強暴方式,妨害被害人正常駕車行使的權利,因此處行為人拘役2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仟元折算1日。
十、常見問題 Q&A:
Q1:什麼是強制罪?會構成犯罪的行為有哪些?
A:
強制罪是指以強暴或脅迫手段,強迫他人做出無義務的行為,或妨礙他人行使權利的行為。像是強行限制他人行動、威脅散佈私密資訊使他人從事無義務的行為等,都可能構成強制罪,依法將面臨刑事責任。
Q2:強制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A:
必須具備兩大要件:
1.客觀要件:行為人有強暴或脅迫的行為,並導致他人行無義務之事或無法行使其正當權利的結果。
2.主觀要件: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均屬之)。
Q3:強制罪會被判刑嗎?會被關嗎?最重會被關多久?
A:
依刑法第304條,強制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法院會依行為手段、被害人損害程度等因素,對行為人處以適當的處罰。
Q4:強制罪是告訴乃論嗎?能不能和解就撤告?
A:
不是。強制罪是非告訴乃論罪(公訴罪),即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被害人也無法撤告,檢警機關仍可依法偵辦。
Q5:強制罪的追訴期有多久?多久之後不能提告?
A:
雖然法定刑為「三年以下」,但依《刑法》第80條,強制罪的追訴期最長可達20年。所以即便多年後仍可依法追究。
Q6:我要怎麼提告強制罪?有什麼程序?
A:
可以採兩種方式:
1.報警處理(公訴):直接向警方報案,警方會調查並移送地檢署檢察官處理。
2.自行提起自訴(自訴):可自行向法院提起自訴,需委託律師協助撰狀及蒐證,以保障權益。
Q7:強制罪可以請求賠償嗎?怎麼求償?
A:
可以。被害人可就精神痛苦或實際損害,向行為人提出:
1.民事訴訟(如依民法第184、第195條)請求賠償
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刑案起訴後,一併對行為人提出損害賠償得請求。
Q8:強制罪和解金額通常是多少?有標準嗎?
A:
目前法律沒有明文規定金額,通常依照案件情節、行為嚴重性、被害人損害情況等雙方協商決定。實務上和解金額約落在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若有涉及精神賠償則需參考「精神慰撫金」行情。
Q9:被害人該怎麼蒐集強制罪的證據?
A:
建議立即保存與以下相關的證據:
1.監視器畫面
2.手機錄音、通訊軟體對話紀錄
3.目擊證人證詞
這些都能幫助檢警或法院釐清真相,提升勝訴或求償機會。
十一、結語:
觸犯強制罪是侵犯被害人的自由權益,不論是遭遇強暴、脅迫,只要構成法律要件,就應當依法追訴與求償。透過本文,我們已完整解析強制罪的定義、成立條件、公訴特性、追訴期與舉證方式,也分享和解金額與法院判例,讓您對此罪名有更清晰的法律理解。
每一個案件的細節都會影響法律適用與判決結果!若您遭遇強制罪的問題,或不確定是否構成犯罪情節,建議盡快諮詢專業律師,以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精神賠償怎麼算?法院怎麼判?6大情況+實務判例+計算重點全整理!
【收養小孩流程完整解析】|收養條件、法院聲請與登記辦理全指南!
【最新!】拋棄繼承怎麼做?流程、文件、期限與注意事項一次搞懂!
【傳票是什麼】收到法院或地檢署傳票怎麼辦?種類、流程一次看懂
「夫妻財產分配全攻略|夫妻財產制怎麼選?離婚時財產怎麼分一次看懂」
【最新整理!!毀損罪懶人包】什麼是毀損罪?構成要件、刑責與民事求償一次看懂!
🚨【職場霸凌怎麼辦?】從霸凌定義、申訴管道到法律求償,自保蒐證全攻略!
【收到警局通知書怎麼辦?】警詢筆錄是什麼?要出席嗎?律師教你正確應對!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也可以分享給親朋好友喔!
🎯您遇到強制罪的問題,但不確定怎麼做? 📝立即預約免費法律諮詢!一鍵預約諮詢→ 點擊📩官方LINE或立即1分鐘填表 → 預約專業律師免費解答!』
🔎 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嗎?📚 快到「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官網【法律小知識】閱讀完整文章!獲取更多專業法律資訊,讓我們一起強化法律意識,守護自身權利!
【註1】: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04條。
【註2】: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4 年度簡字第 310 號刑事判決。
【註3】: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08條。
【註4】: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80條。
【註5】:全國法規資料庫-民法第184條。
【註6】:全國法規資料庫-民法第19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