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盜罪懶人包】什麼是竊盜罪?定義、構成要件、刑責與實務案例一次搞懂!

文章封面圖檔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店家商品失竊、住家遭竊、或是手機、機車等財產不翼而飛,這些常見的財產類型犯罪,相關規範皆明定在我國刑法典中的「竊盜罪章」。竊盜行為不僅損害他人財產權益,更破壞社會的基本信任與安全。究竟甚麼行為會構成竊盜罪?竊盜罪構成要件是什麼?竊盜罪刑責有多重?一旦被指控竊盜罪,將會面臨哪些法律上的責任?本文將由本律師事務所帶您了解竊盜罪的相關情形,協助您正確認識這項常見的犯罪類型!

 

💡本律師事務所每週二下午2點至5點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每位民眾限預約一次。
點擊下方文章,瞭解詳細預約流程與諮詢範圍👇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一、什麼是竊盜罪?竊盜罪定義、竊盜罪成立要件: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聽到「東西不見了」或「東西被偷了」,往往直覺認為只是輕微的盜竊行爲,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為單憑「拿走別人的東西」就可能觸法,甚至被定罪,聽起來難免讓人感到嚴苛。然而,如果是偷拿他人物品、或趁店員不注意拿走商品,則屬於「故意」竊取他人財產,依法追究自然有其道理;但若是出於一時疏忽、誤拿別人財物(例如:誤拿他人的雨傘),是否會構成竊盜罪,甚至被判刑呢?究竟法律是如何判斷「竊盜罪」(又稱:偷竊罪)是否成立?以下就為您解析竊盜罪的構成要件,幫助您釐清法律責任的界線,避免無意間誤觸刑罰的紅線!

刑法第320條【註1】:

I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II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III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以下將先介紹「普通竊盜罪」的構成要件,其他類型的竊盜罪,則會在標題二、中做說明!

(一)、普通竊盜罪構成要件:

構成竊盜罪,必須同時具備主觀構成要件與客觀構成要件,兩者缺一不可。其中,客觀構成要件又可進一步細分為竊取行為及結果兩部分:

 

  • 客觀:

客觀上需有竊取的行為竊取他人財產的結果,亦即須滿足「未經本人同意或違反本人的意思」、「破壞該人對於物的持有關係」「竊取他人財產」三種要件。

 

1.未經本人同意或違反本人的意思:

即沒有得到物的所有人或持有者的同意,或違反物的所有人或持有者的意思,就擅自將物取走。

例如:

沒有得到鉛筆主人的同意,就擅自取走他的鉛筆、同學已告知桌上的橡皮擦不能亂碰,行為人仍然將其順走等。

 

2. 破壞該人對於物的持有關係:

一般認為,行為人應該以非暴力的和平手段來破壞持有人對於物的持有關係。

例如:

趁店員不注意,擅自偷走店內的商品、將路邊未拔鑰匙的機車騎走等。

 

3. 竊取他人財產:

這裡的財產包含動產及不動產。

例如:

竊取他人的錢包、竊佔他人的不動產等。

 

  • 主觀:

行為人有故意及意識到這麼做會破壞被害人對物持有關係的結果,那麼就會構成普通竊盜罪的主觀構成要件。

例如:

行為人明知橡皮擦主人不允許任何人擅自拿取他的橡皮擦,行為人仍然不顧橡皮擦主人的意思,將其順走!

 

(二)、小結:

只要同時符合上述提到的客觀及主觀構成要件,就會成立普通竊盜罪,依法將面臨相對應的法律責任!

 

二、竊盜罪的種類:

除了普通竊盜罪(即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也會因為竊盜的方式或行為人的身分,而有不同的竊盜罪罪名,以保護被害人的法益或財產。以下為竊盜的不同類型及對應的罪名:

 

(一)、普通竊盜罪(刑法第320條第1項):

刑法第320條:

I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行為人若竊取的標的物是動產,且符合上述的構成要件,那麼就會成立普通竊盜罪。

 

(二)、竊占罪(刑法第320條第2項):

刑法第320條:

II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

行為人若竊取的標的物是不動產,且符合上述的構成要件,那麼就會成立竊佔罪。

 

(三)、加重竊盜罪(刑法第321條)【註2】:

刑法第321條:

I犯前條第一項、第二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II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行為人只要觸犯普通竊盜罪或竊占罪的罪名,且行為人的竊盜行為又符合刑法第321條第1項所明定的任一行為,就會成立加重竊盜罪!

 

(四)、準竊盜罪(刑法第323條)【註3】:

刑法第323條:

電能、熱能及其他能量,關於本章之罪,以動產論。

由於電能、熱能或其他能量,並不是有形物,既看不到也摸不著。所以立法者考量到這種情況,因此如果行為人竊取刑法第323條所明定的各種能量時,將以動產論,即可能成立普通竊盜罪或加重竊盜罪!

 

(五)、親屬間竊盜罪(刑法第324條)【註4】:

I於直系血親、配偶或同財共居親屬之間,犯本章之罪者,得免除其刑。

II前項親屬或其他五親等內血親或三親等內姻親之間,犯本章之罪者,須告訴乃論。

本罪是竊盜罪章中唯一的告訴乃論罪名(即非公訴罪),會有如此規定,是因為立法者考量親人間的情感,只要符合條文中所規範的「身分」,則需被害人提出告訴,檢察官才可以介入偵查,嗣後被害人也能撤回其告訴!

 

🚨律師補充:大部分民眾日常用語都會使用「公訴罪」一詞,但是在法律概念中,並沒有公訴罪的用法,僅有「告訴乃論」「非告訴乃論」的用法。刑法的「告訴乃論」意思為,必須由被害人提起告訴,檢察官才會偵查;反之,如果沒有提起告訴,檢察官就不會有所動作。

 

三、竊盜罪是刑事還是民事?

觸犯竊盜罪章中的任一竊盜罪名,皆屬於刑事犯罪,一旦加害人成立竊盜相關罪名,就必須負責刑事上的法律責任。然而,儘管竊盜罪屬於刑事犯罪,但是同時也可能涉及民事相關責任,也就是說被害人可以依照民事相關法規向加害人提出民事賠償。以下為民事相關程序的救濟方式:

 

(一)、民事賠償責任:

被害人可以依據民法相關規定,向加害人請求賠償。

  • 民法第184條(一般侵權行為之要件及效果)。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若檢察官已提起公訴,被害人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向加害人請求賠償。

🔎延伸閱讀:【不想付裁判費,何時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請求?】

🚨律師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想要真正獲得賠償,應該要提出民事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非僅提起刑事告訴!理由是當法院以刑事判決處罰加害人,罰金的部分並不會直接給予被害人,而是繳交給國庫。由於每個案件情況皆不相同,如果您對於自身的案情有疑問,歡迎點擊官方LINE連結做詢問,讓我們為您做更詳細的解答。

 

四、竊盜罪是公訴罪(非告訴乃論)嗎?

在竊盜罪章內並非所有竊盜罪名都是公訴罪,依據刑法第324條規定的反面解釋,除了刑法第324條的親屬間竊盜不是公訴罪外,其餘竊盜罪名原則上均為公訴罪,就是即便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檢察官也會主動偵查這類型的犯罪!

 

五、竊盜罪案例:

以下為3個法院判決的背信罪判例,並與讀者分享:

 

案例一、🍱便當竊盜案【註5】:

行為人徒手竊取,停駛在路邊機車掛勾上日式便當1盒(價值新臺幣300元),得手後即離去。嗣後被害人覺得有異,報警處理。最後遭法院處罰金新臺幣3000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日式便當壹盒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案例二、🧸玩偶竊盜案【註6】:

行為人在自助洗衣店內,看見被害人所有的史奴比玩偶1隻(價值新臺幣1000元)放置於桌上,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趁四下無人之際,徒手竊取玩偶,得手後隨即離去。最後遭法院處罰金新臺幣5000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史奴比玩偶壹隻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案例三、鐵管及承軸竊盜案【註7】:

行為人見被害人所有的運輸鐵管1個、承軸1個(以下合稱本案失竊物品,價值共計新臺幣5,000元)放置在空地而無人看管,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以徒手方式竊取本案失竊物品得手後,隨即騎乘前開機車離開現場。最後遭法院處拘役5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壹日

 

五、竊盜罪刑責?竊盜罪判多久?

以下為各刑法典中關於竊盜罪名的刑期:

  • 觸犯刑法第320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 

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 觸犯刑法第321條(加重竊盜罪): 

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 至於觸犯刑法第324條(親屬竊盜罪):

可能可以免除其刑,不過法院會依照個案情況做出不同的判斷! 

 

六、常見問題 Q&A:

 

Q1:什麼是竊盜罪?

A:竊盜罪是指行為人基於不法所有的意圖,未經他人同意竊取動產,依法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其核心在於違反持有人意願、破壞財物持有關係、且具有竊取意圖。

 

Q2:竊盜罪是刑事還是民事責任?

A:竊盜罪屬於刑事犯罪,但若因竊盜造成財物損失,也會涉及民事賠償責任。被害人可提起民事訴訟或附帶民事請求。

 

Q3:竊盜罪會有前科嗎?

A:會!!不論是觸犯哪一種類型的竊盜罪,一旦經法院判決確定,便會留下前科的風險。

🚨為避免影響未來生活與權益,建議您若遇有相關法律問題,應盡早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Q4:竊盜罪會被關嗎?

A:不一定!視個案狀況而定,法院可能判處罰金、緩刑或社會勞動,初犯小額竊盜常以罰金處理。但也有可能處拘役或有期徒刑等處罰!

🚨為避免影響未來生活與權益,建議您若遇有相關法律問題,應盡早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

 

Q5:竊盜罪會被判多久?

A:

  • 普通竊盜罪、竊佔罪:五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罰金。
  • 加重竊盜罪(如攜帶兇器、入侵住宅等):六個月以上至五年,得併科罰金。
  • 親屬間竊盜:可能免除其刑,需被害人提出告訴才可起訴(告訴乃論)。

 

Q6:竊盜罪一定要被害人告訴才會偵辦嗎?

A: 不一定。除親屬間竊盜罪屬告訴乃論外,其餘竊盜罪皆屬非告訴乃論之罪(即公訴罪),即便被害人不提告,檢察官也可主動偵查與起訴,但原則上被害人還是要去報案,不然檢察官無法得知此事也無法進行偵察與起訴喔!

 

Q7:竊取電力或熱能也算竊盜嗎?

A: 是的!根據刑法第323條,電能、熱能等也屬於竊盜罪範疇,視為動產論,依法也會受到處罰。

 

Q8:被告竊盜怎麼辦?

A:建議您應盡早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本律師事務所每週二下午2點至5點有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歡迎點擊官方LINE連結做詢問!瞭解詳細預約流程與諮詢範圍👇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七、結語:竊盜罪別輕忽,理解法律才是自保第一步!

竊盜罪雖是生活中常見的刑事案件,但實際構成卻牽涉到「主觀故意」與「客觀行為」的判斷,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前科,影響未來求職、出國、甚至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因此,無論是您不小心被誤會,還是真的捲入竊盜相關案件,都應盡早釐清自身法律責任,妥善應對。

若您正面臨竊盜指控、不確定自己行為是否已觸法,或想幫助身邊親友處理相關法律問題,歡迎善用本所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由專業律師協助您解惑、降低風險。

 


★延伸閱讀:

【免費法律諮詢怎麼找?】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教您快速預約+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強制罪是什麼?成立要件、追訴期、和解金額與案例全解析!」

  精神賠償怎麼算?法院怎麼判?6大情況+實務判例+計算重點全整理!

【收養小孩流程完整解析】|收養條件、法院聲請與登記辦理全指南!

【最新!】拋棄繼承怎麼做?流程、文件、期限與注意事項一次搞懂!

【傳票是什麼】收到法院或地檢署傳票怎麼辦?種類、流程一次看懂

「夫妻財產分配全攻略|夫妻財產制怎麼選?離婚時財產怎麼分一次看懂」

【最新整理!!毀損罪懶人包】什麼是毀損罪?構成要件、刑責與民事求償一次看懂!

「都跟你說了放手—離婚有這三種方式,離婚律師教你怎麼選!」

🚨【職場霸凌怎麼辦?】從霸凌定義、申訴管道到法律求償,自保蒐證全攻略!

「投資詐騙陷阱揭秘!如何防範詐騙並追回被騙款項?」

【收到警局通知書怎麼辦?】警詢筆錄是什麼?要出席嗎?律師教你正確應對!

「警示帳戶是什麼?帳戶遭凍結怎麼辦?解除警示帳戶懶人包!」

「公然侮辱罪全解析!網路罵人=犯法?刑責、案例、求償一次搞懂」

【只是嗆聲就違法?以為只是開玩笑?小心觸犯恐嚇罪!成立條件與自保指南一次看懂】

【傷害罪懶人包】傷害罪不是只有打人?精神暴力也可能觸法?律師詳解構成要件與和解賠償重點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也可以分享給親朋好友喔!

🎯遇到背信罪的情況,但不確定怎麼做? 📝立即預約免費法律諮詢!→ 點擊📩官方LINE或立即1分鐘填表 → 預約專業律師免費解答!』

 

🔎 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嗎?📚 快到「心安國際法律事務所」官網【法律小知識】閱讀完整文章!獲取更多專業法律資訊,讓我們一起強化法律意識,守護自身權利!

 

 

【註1】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註2】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註3】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23條。

【註4】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刑法第324條。

【註5】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114 年度簡字第 2110 號刑事判決。

【註6】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114 年度簡字第 2147 號刑事判決。

【註7】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114 年度簡字第 1319 號刑事判決。

上一則
「背信罪是什麼?定義、要件與實務案例解析」
下一則
偵查庭流程全解析|律師陪偵有必要嗎?常見Q&A一次搞懂!